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一、智慧物流園區的內涵與特點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背景下,隨著以5G為引領的大云移物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物流行業的深度融合和規模化應用,現代物流業進入了智慧物流時代,作為物流業發展主要載體的物流園——智慧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然而對于什么是智慧物流園區?智慧物流園區如何建設和發展?目前行業內尚未達成共識。
參考“智慧城市”和“智慧園區”的定義,在充分理解物流園區和智慧物流內涵與特點的基礎上,通創智慧物流研究院認為智慧物流園區可理解為:基于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以智能化設施設備為基礎,通過人、物、系統、資源等多方數據傳遞和交換,實現物流園區管理、服務、運營的全面數字化和智慧化。其內涵為通過管理智能化、服務便利化、運營智慧化實現園區內物流業務運行的降本增效和物流園區價值提升。
智慧物流園區應具備以下特點:
統一的大腦。集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視頻智能分析、GIS、人工智能、無線通信等新技術于一體,以數據中臺為支持,構造園區“智慧大腦”。在“智慧大腦”的統領下,實現應用子系統的互聯互通;在實現園區管理智能化和服務數字化的基礎上,深度挖掘數據集成和數據建模等大數據功能;充分發揮數據的高階業務價值,對園區/業務管控實現智能聯動、圖形可視、實時調控、高效運營等。
健壯的軀干。不同于傳統物流園區,智慧物流園區需要智慧基礎設施和智能建筑形態作為發展支撐。智慧基礎設施包括IPV6協議、5G網絡環境、智能電力系統、智能道路系統等。IPV6協議下一物一碼成為可能,5G網絡環境下海量數據實現高效傳輸,智能電力系統和智能道路系統使得“無人機”、“無人車”在園區大規模應用成為現實。園區建筑形態的智能化為園區物流業務運作的智能化、智慧化提供了基礎保障。
靈活的四肢。一套智能化的設施設備是物流園區智慧化發展的基礎條件,智能化的設施設備不僅含常見的智能門禁系統、立體貨架、自動傳送帶、各種機器人機械臂等,還包含智能監控系統、智能傳感裝置、智能溫控/聲控/光控裝置、智能引導系統、智能預警系統等“隱藏智能裝備”。對于智慧物流園區而言,智能儲存、分揀、打包、搬運、裝卸、配送、運輸、系統集成等類別的智慧物流設施普及應用成為必然選擇。
發達的神經。物流園區作為大物流體系的重要環節和節點,為區域產業和城市的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撐,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需要有可靠的智慧鏈接系統,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物與車、園與園、園與城的聯接管理,挖掘“鏈接”的服務和應用,充分發揮“萬物互聯”的潛在價值。
有趣的靈魂。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與發展必須要有與之相匹配的運營模式,避免出現為了智慧而智慧的現象。區別于傳統的物流園區,智慧物流園區的運營重點在于借助新一代的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決策分析優化等信息技術,運用感知化、互聯化、智能化的手段,對構成園區空間和園區功能載體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信息資源、智力資源以及園區中分散的、各自為政的物理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產業配套設施和商業配套設施等進行集聚、重組和營運。通過監測、分析、整合以及智慧響應的方式,理順運營數據、系統、流程的關系,最大限度地盤活園區資源,促進園區資源配置的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和最優化,實現智慧園區建設投入和產出的良性循環、園區功能的整體提升以及園區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智慧物流園區數字駕駛倉
二、我國智慧物流園區的主要類型與發展水平分析
根據不同的分類原則可對物流園區進行分類,我們認為物流園區的智慧化建設和發展與園區的開發建設和運營模式息息相關。不同于《物流園區分類與規劃基本要求》(GB/T 21334-2017)的分類標準,我們將智慧物流園區分為集成服務模式、管理服務模式和類開發區模式三類。
1. 集成服務模式物流園區
集成服務模式物流園區(倉儲型園區)多為供應鏈類公司或者商貿物流平臺建設和運營,通常集聚特定物流和關聯服務資源,通過集成化的運作,為特定的服務對象提供一體化的物流服務,典型代表如京東物流園、菜鳥物流園區等。此類物流園規模相對偏小,功能相對單一,多為封閉式運作,建設運營的重點從基礎的物業服務向智慧物流服務、供應鏈集成服務等轉變。這一類物流園區內由于有物流業務的智慧化運作作為內在驅動力,智慧化發展的水平相對較高,是智慧物流園區發展相對成熟的類型。
2. 管理服務模式物流園區
管理服務模式物流園區多為物流地產商或物流公司建設和運營,多根據市場需求,依托物流園區的物理空間集聚某一類或幾類物流資源要素為服務客戶提供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如普洛斯物流園區、傳化公路港、紹興港現代物流園等。此類物流園區規模較大,園區多半封閉式運作,園區建設運營重點體現在物流營業場所租售、物業管理、增值服務等方面。此類物流園區的智慧化建設與發展水平參差不齊,頭部園區和底部園區的發展水平差距較大。以普洛斯為代表的頭部物流園區,園區的智慧化具備了較高的水平,2021年11月,普洛斯發布了業內首份《2021智慧物流園區白皮書》,總結了其長期的資產運營服務經驗和園區智慧化升級的前瞻性行業洞察,并以普洛斯寶山物流園為代表展示了新一代標桿園區,向行業開放標準。與此同時,國內存在著大量單一型物流園區,其在園區的智慧化發展基礎方面尚欠缺,物業管理和相關服務的信息化及數字化都未實現,園區的智慧化發展存在較大差距。
3. 類開發區模式物流園區
類開發區模式物流園區多為由地方投資平臺或管委會建設與運營,一般為城市或區域的交通與物流樞紐,集聚多種物流資源要素,為區域產業發展、城市生活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如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嘉興現代物流園等。此類物流園區具備規模大、開放式管理等特點,園區管理運營重點在資產(土地)管理、項目招商及公共服務等方面。由于缺少物流業務智慧化運作的內在驅動力和專業的智慧物流人才,此類物流園區的智慧化建設與發展多處于起步階段,僅部分管理功能板塊(如物業管理、資產管理等)初步實現智慧化;園區缺少統一的“智慧大腦”,內部各系統尚未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這一類物流園區作為國家物流樞紐的重要載體和組成部分,隨著《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和《“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的深入實施推進,此類物流園區的智慧化發展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基于目前行業對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缺乏共識,不同類型物流園區智慧化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浙江供應鏈協會物流園區專委會在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的領導下,正在推進制定《智慧物流園區評價體系》省級標準,爭取為物流園區的智慧化發展提供量化評價依據,為區域物流業整合碎片化智慧元素提供方向。
三、智慧物流園區的典型場景與技術應用分析
作為物流資源要素集聚載體的物流園區是物流業務與物流科技融合應用的最佳場所,智慧物流園區具備很多典型的智慧化應用場景,如“無人倉”、“無人車配送”、“無人機配送”等。按照不同的應用功能劃分,我們可以將這些典型的應用場景劃分為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和智慧運營三個不同的類型。
典型的園區智慧管理應用場景包括可視化的資產管理、能效管理、客戶資源管理、安全管理、車輛管理等。以物流園區的安全管理為例,目前基于AI算法的主動智能視頻監控模式可兼容多種廠家設備(海康、大華、宇視等),支持SaaS模式,實現多維度視頻智能分析、視頻報警聯動、報警視頻推送、電子巡更等功能。
典型的園區智慧服務應用場景包括一站式政務服務、一體化的企業服務、智慧三產配套服務、數字化綜合能源服務、智能科技創新服務、智慧車后市場服務等。以一站式政務服務為例,借助互聯網技術,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圍繞辦文、辦會、辦事和信息公開等,全面實現園區政務服務工作的數字化和便利化。
典型的園區智慧運營場景包括智能倉配、智慧運力協調調度、智能防偽追溯、城市供應鏈協同、無車承運、產業供應鏈集成服務、物流大數據等。這里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隨著產業供應鏈的飛速發展,依托物流園區集聚產業鏈各環節優質資源,構建產業供應鏈服務平臺,形成供應鏈集成服務能力,對外輸出一體化、智慧化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具備較大的市場機遇。
四、智慧物流園區規劃建設中需要把握的關鍵環節與要素
在進行智慧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和運營模式選擇之前,建議園區的投資建設和管理運營方想清楚以下幾個問題:別人的智慧是否是我所需要的智慧?面臨不斷迭代的“智慧”是選擇升級還是重建?面對有限的預算是選擇“局部智慧”還是“全面智慧”?面對昂貴的“智慧”,園區的價值如何體現?同時我們要明白智慧物流園區的規劃不是一個文件或者一張藍圖,規劃過程不能“依樣畫葫蘆”;智慧物流園區建設的核心不僅僅是技術,不是簡單依賴資金、技術的堆砌就可以實現的;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不是“一次建設終身使用”,更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智慧物流園區的規劃和建設是一種戰略框架和發展模式,不僅僅是設備設施的更新換代,更是園區整體的運行方式、組織方式、互動方式、價值體現的革新和重構!基于這一規劃建設與運營理念,通創智慧物流研究院提出了一種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解決方案,供大家交流切磋。
通創智慧物流研究院提出,通過物流園區智慧大腦的建設,達到園區的智能感知、全面互聯、深度融合、資源共享與運作協同,實現園區管理的智能化、服務的便利化和運營的數字化。在5G與IPv6等應用環境下,運用大云移物智等技術打造產業鏈,使物流園區成為數據沉淀中心與數據處理中心,提升園區增值服務,為園區創造新的利益增長點。智慧物流園區的建設整體架構如圖4。
五、未來智慧物流園區發展趨勢與技術應用展望
基于智慧物流園區的發展,普洛斯在《2021年智慧物流園區白皮書》中提出,伴隨技術發展與業務需求的不斷更新,未來將會有更多場景通過與5G、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結合,推動物流園區朝著多元化、網絡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也將有(會有)更多新模式誕生。包括基于5G實現的AR增強現實物流應用,助力信息可視化與遠程協作;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物流安全維護應用,緩解效率低、丟包爆倉、信息泄露、危化品運輸安全管理等問題;基于AI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實現自動化物流分揀、自動化物品傳輸以及自動化出入庫等,助力物流倉儲未來實現全面的自動化;基于智能穿戴技術,實現人與系統連接,建立物流與人員追溯系統,改善人工數據采集誤差、工序繁瑣、貨物動態不明等問題。
通創智慧物流研究院認為,伴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物流園區內的不斷深入應用,智慧物流園區將不僅是貨物集散與分撥中心,更將成為物流大數據沉淀與處理中心、商品訂單執行中心、物流/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心,大數據將成為物流園區的重要資產,科技成為物流園區創新與發展的源動力,真正在物流園區實現“五流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