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1/2022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正式公布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做好2022年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工作的通知》,將天津商貿服務型等25個國家物流樞紐納入2022年度建設名單。其中,從地區分布看,東部地區6個、中部地區7個、西部地區10個、東北地區2個;從樞紐類型看,陸港型5個、空港型3個、港口型2個、生產服務型7個、商貿服務型5個、陸上邊境口岸型2個、陸港型及陸上邊境口岸型合并建設1個。
點評:此次國家發改委公布布的25個國家物流樞紐,將進一步增強樞紐協同能力,推進城市群物流一體化協同發展,推動樞紐設施共建共享共用。同時,物流樞紐的建設將使生產服務型、商貿服務型等產業聯動更加緊密,有效發揮支撐引領實體經濟發展效能。
02/央行:7400億重點投向交通運輸項目和經濟大省
11月16日,央行發布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披露,截至2022年10月末,兩批金融工具合計已投放7400億元。
6月2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運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用于補充包括新型基礎設施在內的重大項目資本金、但不超過全部資本金的50%,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金搭橋。財政和貨幣政策聯動,中央財政按實際股權投資額予以適當貼息,貼息期限2年。8月24日召開的國常會表示,增加3000億元以上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額度,即基礎設施投資基金規模達到6000億以上。
從實際投向情況來看,交通項目、市政和產業園區、水利項目是重要投向。據交通運輸部披露,第一批3000億元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在交通運輸領域已簽約額度約1950億元,占比高達65%。安信證券固收團隊收集的370個項目樣本數據顯示,交通項目為基金第一大投向,其次是產業園區和水利、水務項目。
從區域看,經濟大省是投向重點。據《浙江日報》報道,截至10月20日,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今年共向浙江地區168個重點項目投放基金653.70億元。該規模約占全國總規模的十分之一。農發行披露,基金在全國31個省份全部實現投放,其中,向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和四川6個經濟大省投放基金1222億元、支持項目819個,占比分別為50%和49%。進出口銀行也披露,從地域看,首批500億基金向六省份投放基金252億元,占比50.4%。
點評:從進度上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出進度較快,但仍有一些項目尚未開工建設。從市場影響看,金融工具投放使用后,基建投資增速得以穩步回升。
03/中通快遞擬轉為雙重上市
11月18日,中通快遞宣布,公司董事會批準尋求于香港聯交所主板自愿轉換為雙重主要上市的議案,并授權公司高級管理層進行相關籌備工作及進行必要手續以完成主要轉換事項。主要轉換事項后,中通快遞將成為于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雙重上市的公司,其A類普通股及美國存托股將繼續分別于兩個證券交易所內買賣(視情況而定),且仍可互相轉換。主要轉換事項受限于(其中包括)市場狀況、董事會進一步批準以及取得必要監管批文且須待上述條件達成后方告作實。該公司將適時按照適用法律法規作出進一步公告以就主要轉換事項披露任何重大最新消息及進展情況。中通快遞-SW當日早盤小幅高開,至記者發稿時為止,股價報175.9港元,漲2.33%。(同花順財經)
點評:中通快遞擬轉為雙重上市,雙重主要上市地位將有助擴大其投資者基礎及帶來新增的流動性,尤其是可觸達更多位于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的投資者。
04/順豐、申通、韻達、圓通發布10月份業績
11月18日,順豐、申通、韻達、圓通發布10月份業績簡報。順豐控股10月速運物流業務、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合計收入為209.18億元,同比下降4.95%。其中,速運物流業務營業收入141.24億元,同比增長6.52%;業務量9.39億票,同比增長12.73%;單票收入15.04元,同比下降5.53%。申通快遞10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30.33億元,同比增長29.83%;完成業務量12.51億票,同比增長13.17%;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43元,同比增長15.17%。韻達股份10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40.38億元,同比增長8.58%;完成業務量15.17億票,同比下降11.60%;快遞服務單票收入2.66元,同比增長22.58%。圓通速遞10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39.95億元,同比增長10.86%;完成業務量15.83億票,同比增長0.54%;快遞產品單票收入2.52元,同比增長10.26%。
點評:疫情及淡季影響下行業業務量下滑。電商快遞行業不再具備價格戰基礎,龍頭公司將有望體現持續提升的盈利能力。
05/每日優鮮全職員工僅剩55名
日前,每日優鮮公布其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財務報表。財報顯示,2021年每日優鮮總營收為69.52億元,同比增長13.4%;總成本與運營費用為108.12億元,同比增長39.08%;經營虧損為38.61億元,凈虧損為38.49億元。每日優鮮凈收入分為產品銷售額與其他收入兩項。其中,產品銷售額由2020年的59.997億元同比增長13.1%至2021年的67.861億元,其他收入則由2020年的1.308億元增至1.655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每日優鮮43%的GMV來自水果、蔬菜、肉類、海鮮和奶制品等新鮮農產品,57%的GMV來自快速消費品。財報中提及,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每日優鮮共有全職員工1771人、1335人及1925人,截至本年度報告日,全職員工僅剩55名。
點評:從每日優鮮公布的財務報表中可以看出,每日優鮮的未來堪憂。其實從多方了解到,每日優鮮一直在用戶退款、員工薪資賠償上仍未有明顯進展,僅提及“高層在積極推進重組”。其實,無一例外的是,從美團等巨頭,到叮咚買菜等平臺均在大幅調整和縮減業務求生。生鮮電商能否熬過今年的寒冬,我們不得而知。
06/全國8萬多家菜鳥驛站提供送貨上門
11月17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3財年二季度財報。本季度,菜鳥驛站在全國城市社區、校園和鄉村地區的站點總數超過17萬個,同比增長超過20%。其中城市社區的菜鳥驛站承擔起了為天貓淘寶包裹送貨上門的服務。在11.6萬個社區驛站中,超過8萬個已經為消費者開通了送貨上門的服務選擇。
點評:一直以來,圍繞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升級,菜鳥都著力加強配送能力和末端網絡建設,通過多種手段提升送貨上門的服務履約。目前,在持續建設高質量的產業互聯網之下,菜鳥已經成為物流和供應鏈市場中重要的優質服務提供方,獲得了更廣泛的市場認可。
07/興盛優選再撤4省市
11月14日,鄭州興盛優選的用戶孫先生打開小程序發現,興盛優選只在頁面上留下了一個業務調整的函。“感謝您一直以來對平臺的支持與厚愛,您所在的區域目前業務調整中,興盛優選‘源本商城’商品可正常購買,快遞到家。”信函的落款是“興盛優選河南省區”。據了解,11月13日,興盛優選再度收縮了運營范圍,將河南、山東、四川、重慶4省市業務關停。
點評:興盛優選的收縮并非一朝一夕。公開信息顯示,興盛優選最近的一次融資停留在2021年7月的3億美元,經歷了多輪融資的興盛優選,但仍沒有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和盈利模式。盡管興盛優選作為社區團購中“老三團”碩果僅存的一個,但不背靠互聯網企業,引流的成本和效率也無法和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淘菜菜“新三團”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