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趨勢,越來越多的產品在世界范圍內流通、生產、銷售和消費,物流活動日益龐大和復雜,而第一、二方物流的組織和經營方式已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要;同時,為參與世界性競爭,企業必須確立核心競爭力,加強供應鏈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把不屬于核心業務的物流活動外包出去。于是,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 Logistics,簡稱3PL,也簡稱TPL)應運而生。
相對“第一方”發貨人和“第二方”收貨人而言,3PL既不屬于第一方,也不屬于第二方,而是通過與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來提供其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它不擁有商品,不參與商品的買賣,而是為客戶提供以合同為約束、以結盟為基礎的、系列化、個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務。
進入21世紀,隨著作為新興產業之一現代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國內的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進而形成了第三方物流產業。相比傳統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更專業化,綜合成本更低,配送效率更高,已經成為國際物流業發展的趨勢、社會化分工和現代物流發展的方向。
據美國權威機構統計,通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務,企業物流成本會下降11.8%,物流資產下降了24.6%,辦理訂單的周轉時間從7.1天縮短為3.9天,存貨總量下降了8.2%。在西方發達國家,第三方物流已經是現代物流產業的主體。歐洲的大型企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比例高達76%,而且70%的企業不只使用一家。
目前,我國的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場中所占的比例僅為10%。還沒有太多大型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這是當前物流發展中最薄弱的環節,也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第三方物流市場規模在600億元~700億元,不僅規模小,而且高度分散,在1萬至1.5萬家第三方物流企業中,沒有一家企業能占到2%以上的市場份額,大多數物流公司只是局限在供應鏈功能的一小部分,無法滿足客戶的一體化物流服務需求。
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其掌握的物流系統開發設計能力,信息技術能力,成為建立企業間物流系統網絡的組織者,完成個別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所無法實現的工作:
1、使企業可以集中精力發展主業:第三方物流的加入,使企業能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將有限的人力、財力集中于核心業務,進行重點研究,發展基本技術,開發出新產品參與世界競爭。
2、為企業節省費用,減少資本積壓:中小型企業建立如果建立自己的物流體系,需要購買車輛、建立倉庫,配備發貨設施、包裝器械,同時定期提高物流技術水平這些都是非常巨大的一筆投資,而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規模生產的專業優勢和成本優勢,通過提高各環節能力的利用率實現費用節省,使企業能從分離費用結構中獲益。
3、為企業減少庫存:企業不能承擔多種原料和產品庫存的無限增長,尤其是高價值的部件要被及時送往裝配點,實現零庫存,以保證庫存的最小量。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借助精心策劃的物流計劃和適時運送手段,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改善了企業的現金流量,實現成本優勢。
4、提升企業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與顧客,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戰略伙伴,他們為顧客著想,通過全球性的信息網絡使顧客的供應鏈管理完全透明化;第三方物流提供者是物流專家,他們利用完備的設施和訓練有素的員工對整個供應鏈實現完全的控制,減少物流的復雜性;他們通過遍布全球的運送網絡和服務提供者(分承包方)大大縮短了交貨期,幫助顧客改進服務,樹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第三方物流提供者通過“量體裁衣”式的設計,制訂出以顧客為導向,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方案,使顧客在同行者中脫穎而出,為企業在競爭中取勝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