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6月10日(星期五)上午,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成光、國家鐵路局副局長安路生、中國民用航空局副局長董志毅、國家郵政局副局長戴應軍介紹新時代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進展與成效,并答記者問。
以下為新聞發布會摘錄——
國家郵政局副局長戴應軍:
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郵政快遞業的情況。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郵政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郵政快遞業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定不移打好三大攻堅戰,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暢通經濟社會循環,郵政快遞業實現了由小到大的跨越,建成了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邁上了交通強國郵政篇建設的新征程。
一是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基本構建了覆蓋全國、深入鄉村、通達世界的郵政快遞網絡,高鐵快遞、航空快遞運能不斷增強,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智能設施、裝備加快應用,快件最高日處理能力近7億件。
二是公共服務不斷優化。郵政普遍服務均等化水平持續提升,“十二五”時期完成了8440個空白鄉鎮郵政局所補建任務,“十三五”末期,全國建制村全部實現了直接通郵。快遞網點目前基本實現鄉鎮全覆蓋,建制村快遞服務覆蓋率已經超過80%,年人均快遞量近77件。郵政快遞服務的用戶滿意度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三是治理能力持續提升。推動修正郵政法,出臺《快遞暫行條例》,加快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郵政快遞業法規、規劃、政策、標準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行業的安全監管水平加快提升,人才隊伍能力素質明顯提高,基層員工權益保障持續推進,行業文化和軟實力全面加強。
四是行業的作用日益凸顯。十年來,郵政業業務收入從1980.9億元增長至12642.3億元,年均增幅達到22.9%,與全國GDP的比值從0.37%提升到去年的1.11%。快遞業務量從57億件增長到1083億件,是原來的19倍,已連續8年位居世界第一。郵政快遞業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抗疫保供、保通保暢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作出了行業貢獻。
謝謝。
中新社記者:
最近十年來,大家越來越多地使用郵政快遞服務,年人均快遞量超過了70件。請問,郵政快遞業在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謝謝。
戴應軍:
感謝您的提問。郵政體系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基礎設施和社會組織系統之一,在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為通政便民利商提供了有力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郵政網絡加速下沉,實現了“鄉鄉設所、村村通郵”,有力保障了黨和國家政令暢通、人民群眾用郵需求,也有效服務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目前我國郵路的總長度(單程)超過1000萬公里,快遞服務網絡的總長度(單程)超過4000萬公里,擁有郵政快遞營業網點41.3萬處,廣泛覆蓋的郵政快遞網絡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為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高效銜接。在與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方面,培育了郵政服務農特產品進城“一市一品”項目超過1000個,年業務量超千萬件的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100個。我們說的金牌項目是一年業務量要超過1000萬件,其中可能就有記者朋友家鄉的項目,像江蘇宿遷的花木、廣西柳州的螺螄粉、山東日照的干海鮮、湖南懷化的冰糖橙,還有陜西延安的蘋果等等。可以說,北有大櫻桃、南有百香果、西有獼猴桃、東有干海貨。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到國家郵政局網站看看,我們有全國農特產品寄遞地圖。在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方面,形成了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等模式,供應鏈服務能力逐步增強。在與電商融合發展方面,郵政快遞業已經成為了商品流通的加速器、服務電商用戶的主渠道,年支撐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已經超過10萬億元。
三是為快遞“無處不在”提供了生動注腳。黨的十八大以來,郵政快遞業政策紅利不斷釋放,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流通成本加速壓降,規模優勢加速顯現,有力支撐了各類電商加速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享受網購,快遞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日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習慣,也日漸成為經濟循環暢通的一個重要標志。
四是為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自主可控渠道。積極推進“快遞出海”工程,持續加大跨境網絡建設力度,加快建設全球性的國際郵政快遞樞紐集群,郵政快遞業正通過強化全鏈條的跨境服務,為保障國際供應鏈安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積極貢獻。
謝謝。
北京青年報記者:
我的問題是有關于郵政快遞業的。我國已經建成了與小康社會相適應的現代郵政業,這樣的快遞郵政業與人民群眾對于美好用郵的新需求和新期待相比還有哪些差距?我們又有哪些計劃,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來補齊短板?謝謝。
戴應軍:
感謝你的提問。隨著多年的快速發展,郵政快遞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必須清醒地看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我國郵政快遞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本質上來說還是發展質量不高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基礎能力需要加快提升。綜合物流能力還不強,跨境寄遞物流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還不足,國家戰略性基礎設施作用發揮得還不夠充分。
二是服務品質需要加快提升。部分企業經營管理還比較粗放,嵌入產業鏈不深,服務質量不穩,中高端的供給不足,運營還處在價值鏈的中低端。
三是治理能力需要加快提升。治理能力與行業的規模體量、發展要求不相適應,安全和應急保障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新的征程上,國家郵政局將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落實“三新一高”要求,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用郵需要為己任,重點推進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高能級樞紐網絡建設。重點增強與綜合交通樞紐協調發展能力,推進各類郵政快遞樞紐建設,加快國際寄遞網絡建設步伐,持續提升境內外國際樞紐能級和輻射帶動力。加大公共性快遞業分揀處理中心、智能投遞設施建設力度。持續推進中西部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貫通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服務體系,建設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
二是加快高水準服務能力建設。推動快遞業務成本分區、服務分層、產品分類,穩步實現合理定價、優質優價。支持發展約定投遞、改址投遞、改時投遞等精準服務,綜合運用無人機、無人車,鼓勵開展無接觸投遞。深入實施“兩進一出”工程,在“快遞進村”方面重在持續提高質效,在“快遞進廠”方面重在加快形成規模,在“快遞出海”方面重在保障安全可靠。
三是加快高效能治理能力建設。強化依法治郵,完善法規政策體系。加強綜合治理,不斷完善部門協同、多方共治和雙重管理的機制。豐富治理方式,完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開展信用監管、聯動監管、分類監管、清單式監管,增強事中事后全鏈條監管能力。強化信息披露,發揮導向作用。指導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加強內部規范管理。壓緊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多措并舉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同時,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增強應急保障能力。
通過“十四五”和今后一個時期交通強國郵政篇的建設,大家一定能夠看到一個不斷進取的郵政快遞業、一個更加令人滿意的郵政快遞業。
謝謝。
更多發布會內容見鏈接:http://www.china.com.cn/zhibo/content_782598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