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 —
Physical Internet 可以直譯為物理/實物互聯網,而如果只是這么理解就和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完全區分不開了。而實際上,在2011年Benoit Montreuil教授發表的論文中,PI指的是物流應該像互聯網一樣進行組織和運作的一種新的物流操作形態。那么PI到底有什么價值,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查看詳情 >>2022年8月24,本刊記者受邀訪問了菜鳥物流(以下簡稱“菜鳥”)。期間,記者參觀了位于菜鳥杭州下沙保稅倉,與相關技術與管理人員進行了交流。之后,記者又參加了由菜鳥舉辦的研討會,與菜鳥公眾溝通與ESG副總裁牛智敬以及其他幾位菜鳥物流的業內專家進行了熱烈而充分的交流。在本次交流研討活動會議上,菜鳥相關專家主要介紹了菜鳥公司最近的發展情況,著重介紹了菜鳥國際物流和菜鳥驛站的最新發展情況。
查看詳情 >>摘 要: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提出,各行各業都在積極落實國家綠色低碳發展要求。物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物流需求持續增長,帶來大量的能源資源消耗和碳排放。物流企業是物流業碳排放的核心單元,建立碳排放管理體系是實現物流企業低碳轉型的有效措施。本文分析了物流企業碳排放管理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碳排放管理的目的、范圍和總體要求,為物流企業通過分析策劃、實施與控制、績效評價、管理評審和持續改進等步驟建立和完善碳排放管理體系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物流企業、碳排放、管理體系、“雙碳”目標
查看詳情 >>8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了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1)》,該《報告》由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有關部門單位編寫。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開放司司長徐建平、國鐵集團貨運部主任莊河、海關總署監管司副司長夏俊出席發布會,并介紹了《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1)》有關情況。發布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主持。作為委屬唯一物流行業媒體,物流時代周刊參加了本次發布會,并就“當前中歐班列的信息化、數字化發展情況” 向國鐵集團貨運部主任莊河提問。
查看詳情 >>1、更好的部署SKU 經常檢查SKU進出速度(頻率),并按照速度(進出頻率)重新定位SKU。確保進出頻率高的SKU保持在一個方便和符合人體工程學的位置(腰部高度,過道末端)。將頻繁揀選的SKU作為套件存儲。
查看詳情 >>自2020年以來,一場史無前例的新冠疫情席卷了全球,在長期的抗疫過程中,現已形成了分類管理、有序放開、必要限流的防控機制。自3月份以來上海的疫情,牽動著每個國人的心。近日,上海已逐步由全城靜默管理轉變為應急處置狀態下的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管理,再轉變為常態化防控下的高、中、低風險地區的分類管理。
查看詳情 >>8月16日上午,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8月份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司長羅國三出席并回答記者提問。
查看詳情 >>8月15日,科技部發布關于支持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的通知。其中提出,針對自動駕駛從特定道路向常規道路進一步拓展需求,運用車端與路端傳感器融合的高準確環境感知與超視距信息共享、車路云一體化的協同決策與控制等關鍵技術,開展交叉路口、環島、匝道等復雜行車條件下自動駕駛場景示范應用,推動高速公路無人物流、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智能網聯公交車、自主代客泊車等場景發展。(財聯社)
查看詳情 >>近年來,阿里集團憑借旗下速賣通、菜鳥物流、螞蟻金服一體化優勢,在電商物流領域發展迅猛。其中,菜鳥物流于2013年成立后,聯手國內快遞5家龍頭企業加快海外倉儲物流市場拓展步伐。而韓國作為中國外貿重要市場,自然成為阿里集團拓展海外物流業務的首選目標。2020年中韓電商合作大會于ft東威海召開,參會期間阿里集團旗下多位電商專家與韓國諸多物流企業就倉儲物流領域達成多項戰略合作,為中韓跨境電商物流再添助力。截止2021年1月,阿里集團已在韓布置1個全球訂單履約中心、1個菜鳥1號倉、4個海外倉、7個物流轉運中心負責相關倉儲物流業務。阿里集團在韓倉儲物流市場取得如此成就,奠定其在韓國倉儲物流領域的領先地位,這也為中國其他企業拓展海外倉儲物流市場提供了重要經驗指導。
查看詳情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云南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的通知》(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十四五”期間,云南將通過物流通道、節點等空間布局,實施提升現代物流業服務高原特色現代農業能力等十大任務、九大工程,到2025年基本形成“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在物流節點布局方面,云南將構建四級物流節點體系。(昆明發布)
查看詳情 >>8月8日,從2022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持續增長,2021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到36.6萬臺,同比增長67.9%。服務機器人產量達到921.4萬臺,同比增長48.9%。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維護機器人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快實施“機器人+”應用行動,支撐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經濟參考報)
查看詳情 >>隨著扶持政策出臺,“快遞進村”正扎實推進,但固有瓶頸問題仍待突破。目前,交快、郵快、快快等合作模式多元發展,寄遞末端共同配送、客貨郵融合等模式推廣應用,使“快遞進村”速度進一步加快。
查看詳情 >>